2022年11月16日下午14时30分,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系在教室4-221举办了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张爱萍老师主讲。莅临本次活动的有曾鹏院长、贺霞副院长和应用心理系的各位老师以及应用心理学系的小伙伴们。

大会伊始,张爱萍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她的个人学习经历和收入来源。介绍了关于做咨询师需要的途径和条件,主要讲到capa的入驻、培训和所需费用还有许多其他的培训机构。capa需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张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大家更好的地去了解这个职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能够让你更好的去发现自己心里的想法,打开心锁解开心结,让自己变的更加完善。


问答环节
接下来,张爱萍老师为同学们预留了10分钟的提问时间,为有困惑的同学答疑解惑。
一位同学问:“为什么不可以给亲朋好友做咨询?”张爱萍老师回答:“不可以产生双重关系,这样会违背咨询伦理,我们可以适当地给他们一些意见,让他们去找咨询师咨询或者推荐给我们的同行。”
另外,还有一个同学问:“如果我们给别人做咨询但没有帮助到他们,反而还起反作用怎么办?”张老师回答:“前期有预防和督导,我们不会裸露上阵的。遇到特别难的个案时,我们可以和同行讨论,这样会帮助到大家很多,如果实在是帮助不了他们,可以把他转介给我们的同行,觉得那个咨询师会帮助到他,转介也是一种方法,所以我们要交朋友,有利于工作的转接。”



最后,宋绪林老师总结督导的作用,我们需要一个导师来带领我们成为一个好的咨询师。同学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学英语。本科毕业后,就有资格向中国心理协会注册系统去申请,审请之前要准备好。

非常感谢张爱萍老师的倾心讲解,告诉了我们关于咨询师自我成长所需的条件,小研从中学会了很多,小伙伴们参加完这个有趣的活动是否也和小育一样受益匪浅呢?快来一起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