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委员在班级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他是同学们的情感“处理器”,能够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心声,并及时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在面对一些不易说出口的问题时,心理委员的身份可以让同学们放心地倾诉内心的烦恼,从而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为了不断提高心理委员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巩固心理委员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教育学院心理健康协会于2023年12月7日在5-111开展了第二次心理委员培训大会。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教育学院心理健康协会指导老师付优老师、教育学院心理健康协会会长刘奕航、教育学院心理健康协会优秀干事代表洪瑞、教育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全体干事以及22级、23级全体心理委员。

首先,付优老师向各位心理委员讲解了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比如各心理委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富有同理心,能够学会换位思考,与同学们共情;要学会倾听,不要急着诉说自己的观点。如果已经发现有同学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委员要做好危机评估并及时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当感觉到同学的行为表现异常或者有生命危险时应及时报告辅导员。
除此之外,付优老师还邀请了几位心理委员上台分享自己在班级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利于心理委员们的交流学习。随后,付优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学习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关系问题、专业和职业问题、网络成瘾问题,并鼓励大家针对每一个板块做专题经验分享,让心理委员们能够互相交流,相互促进。


洪瑞同学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出发,了解到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困扰是学习压力大。她向大家分享了一些可以缓解压力的方法:
1、要保持平常心,不要有太大的得失心;
2、尝试转移自己的坏情绪,转换思维;
3、可以看一些有趣的电影,听音乐;
4、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
此外,洪瑞同学还为我们讲解了保持心理健康的几个要点: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
3、学会管理时间;
4、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6、保持积极的心态。
洪瑞同学的个人分享,有助于各位心理委员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增加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

本次大会是一次心理健康指导老师与心理委员之间的良性交流,大会的圆满开展将有效增加心理委员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有效提高心理辅导技能,促进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为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