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以研促教、以教兴研”的科研氛围,推动我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10月15日下午,教育学院于5-125教室召开了教学科研论文评审点评表彰大会。会议由教学副院长贺霞主持,教育学院全体专任教师齐聚现场,以论文评审交流为载体,共促教科研能力提升。
会上,贺霞就教育学院2025年暑期教师论文工作的整体完成情况作了系统汇报,内容涵盖参与论文撰写的教师规模、所涉研究主题的分布范围以及论文质量的总体评价。她对全体专任教师在过程中积极响应学院部署、全力配合论文相关工作的专业态度表示衷心感谢,随后宣读了本次论文评议的表彰决定。
全院教师共提交了75篇学术论文,学院按照严格标准逐一评议审核后,选出18篇优秀论文,具体奖项分三类: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9篇。
一等奖
胡毅、李偲、梅玲
二等奖
戴戈、柯航、张琰、刘伊、贺霞、胡志琴
三等奖
夏凯、张文君、陶淑玲、彭瑜、杨楠、陈碧瑛、孙志萍、方紫梦、王梦
表彰结束后,周铁民教授、胡毅副教授对本次提交的论文展开点评。两位专家既从宏观层面审视论文的研究框架搭建、逻辑架构完整性,也从微观角度聚焦论证过程中的细节铺陈、数据支撑合理性及文献引用规范性,全方位给出兼具专业性与指导性的精准意见,为教师明晰论文优化方向、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周铁民教授对论文进行点评
周铁民从问题来源、写作风格、文章类型及科研与教研关系四方面,剖析论文写作的底层逻辑。他指出选题可源于以往研究、个人优势、政策、兴趣与热点;写作应结合研究方法与期刊要求,在现象分析、实证研究等类型中找准定位;文章类型包括实验报告、资政建议等,需根据功能细化形式。他强调科研侧重理论与实验,教研聚焦教学问题与应用。建议教师遵循期刊规范、尝试跨专业投稿,通过发表、课题等途径提升社会认可与职业发展。
胡毅副教授对论文进行点评
胡毅从研究方向与深度两方面对体育类论文进行点评。他指出,所有论文均紧扣新时代体育发展需求,选题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同时,他也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三个共性问题:主题常规、缺乏深度、针对性不强。为提升质量,他提出两大路径:一是拓展研究维度,融入跨学科视角;二是结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数据赋能研究设计,从而增强论文对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会议最后,贺霞作出总结。她呼吁全体教师开展教研或科研工作时,首要任务是明确论文定性,从选题阶段便锚定研究属性,确保成果贴合教研或科研的不同评审要求;其次需以严谨态度对待论文创作,全程上心负责,让每一篇成果都经得起专业考量。她强调,学院对每篇参评论文均设有明确评审标准,后续将持续以规范评审推动教师科研能力与论文质量双向提升,为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夯实学术根基。
此次教师论文评审点评表彰会的顺利举办,既是对我校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集中检阅,也搭建起互动性强的学术交流平台,此举有效激发学院教师深耕科研的热情,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未来,学院将持续完善学术成果交流机制,一方面定期开展科研专题培训,帮助教师破解研究瓶颈。另一方面建立优秀论文成果转化通道,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到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实践中。
图:教育学院宣传部
撰稿:董雅丽
校对:唐世达
终审: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