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下午,武汉文理学院小学教育系精心策划的公开课活动在5栋117教室成功举行。本次公开课活动以“融合、创新、实践”为鲜明导向,聚焦小学教育核心素养培育,两位青年教师虞梦琴和李司润分别登台主讲,呈现了风格迥异又极具启发性的教学实践。小学教育系全体教师齐聚一堂,系主任戚文静老师全程主持,并特邀学科带头人韩冰清教授莅临指导,现场学术交流气氛浓厚。
虞梦琴老师执教的《外国教育史》课程,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现实洞察力,将跨越时空的教育智慧生动呈现。她以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的教育特点为核心,巧妙探讨西方教育思想如何在中国本土课堂中创造性转化,将遥远的教育思想精髓置于当下教育实践情境中加以审视,课堂化为思想碰撞的熔炉,历史智慧在现实土壤中焕发新生。李司润老师带来的《小学教学简笔画》课程,则以极富感染力的实践教学点燃全场。她以“技道合一”为理念,现场演示如何用极简线条解析语文生字结构、具象化数学立体图形。当李老师邀请在场教师尝试辨认不同风格主题画作时,理论在笔尖流淌为具象的教学语言,抽象的教育技能在互动中升华为可触可感的艺术表达。
韩冰清教授在评课环节对两位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虞梦琴老师授课“有深度、有温度”,尤其赞赏其对课程教材的融会贯通。同时,她建议虞老师未来可进一步关注课程重点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做到有取有舍方能抓住学生注意力,要引导学生将西方教育理念置于中国当代教育土壤中深入思考其适应性与创造性转化。对于李司润老师,韩教授特别肯定了其课堂的“感染力与实用性”,她鼓励李老师今后在教学设计中更紧密地结合儿童心理认知规律,使简笔画教学在贴近儿童心灵的同时,也具备更加坚实的学理支撑。
戚文静主任则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角度进行点评。她称赞虞梦琴老师的课程“展现了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并建议虞老师可进一步厘清课程逻辑脉络,适当增加师生互动比重,让理论课堂更具活力。针对李司润老师的课堂,戚主任认为其“生动体现了小学课堂艺术的实际需求”,并殷切希望李老师未来能进一步结合小学各科教材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创作示范,使技能训练更精准对接未来课堂的真实情境。此外,针对此次公开课,小学教育系各位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发表了自身见解,如熊璐老师提到:“应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环节,用故事或案例增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张贝老师提到:“可增加对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简要分析,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性简笔画创作小比赛,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此次公开课观摩活动,不仅为小学教育系全体教师搭建了切磋琢磨、互启深思的宝贵平台,更以其鲜明的实践导向与创新意识,彰显了小学教育系致力于探索未来课堂新形态的坚定步伐。当思想的深度与实践的巧思在此刻交汇,每一次笔尖的描摹与理论的回溯,都成为照亮未来课堂的星火,为培养明日之师积蓄着生生不息的力量。